第667章 玄奘学瑜珈
坐在政事堂里当值,手提政事笔,秦琅给礼部发文,让下面祠部司的郎中带着僧道牒籍过来。
祠部是礼部四司之一,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祝、医药以及僧尼簿籍之政。
礼部在六部之中算是冷衙门,而祠部是礼部四司中的冷衙门。
祠部郎中没想到得秉笔宰相召见,惶惶不知什么事,赶紧屁颠屁颠的跑来门下政事堂。
结果秦琅见了这位一把年纪的郎中后,却只是问僧道度牒户籍之事。
“回秉笔相公,佛道事务最初是由鸿胪寺管辖,后来又改为由祠部管理只负责度牒发放,而由宗正寺全面管理。”
秦琅打断他,“大唐的佛道改革是由我一手推动,我岂不知这些?”
这位郎中不由的冒汗,赶紧点头。
最早确实是鸿胪寺负责佛道事务,有个专门机构叫崇玄署,后来如这郎中所说分由礼部的祠部和九寺之一的宗正寺管,但现在已经由祠部全面接管。
大唐经过佛道改革后,实行的是僧道度牒制度和籍帐并行制度,为控制僧道人数,严防寺院经济失控,所有僧人,先要从师精勤修学,然后经师推举,参加三年一次的僧道考试,考试通过后,才能由祠部批准得度。
度僧道时,还得统一在长安度,必须得有御史临场,最后才可领取尚书省礼部祠部发行的度牒,成为合法僧道,这度牒还得出钱购买,很贵。还俗或死后,则要将度牒归还官府,严禁转让。
现在大唐的佛道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所有僧道必须在寺院道观里修行,每所寺观都有规定名额,必须得是还俗一个或是死了一个后,才能再招收学徒,然后经过考试,通过后出钱取得度牒,才能补齐。而就算是招学徒,都有严格的各项规定,再不能如从前一般的随意剃度,甚至是什么带发修行等等,更不许私修兰若这种私人寺庙。
祠部专门负责管理,现在他们整个档案上,记录的大唐僧人数量是八千,尼姑两千,而道士五千。
这些僧道还有专门的僧道户籍,如民户一样,也是三年一造,一式三份,分送州、县、祠部,要不时检查。
在新的税赋和田制下,佛寺道观不再授田,但现有田仍需按亩纳税,以及缴纳户税,并且不允许再开展经济活动,如建立工坊、碾坊、质库等。
在这些严厉的制度下,原本唐初强盛的佛道,尤其是佛寺势力和经济,都大受打击,数十万计的僧尼,数千万亩的寺院田产都充入了国家经济。
没有免税赋特权,也没了强大的寺院经济,又有严格的考试和度牒管理,现在的僧人们倒多是念经的和尚了,也得自己劳动。
“我听闻,最近长安的寺院又开始有私自剃度入道的事情了,你们管理失职啊。”
一听这话,郎中吓的面色发白。
“自新制施行以来,我祠部对各处寺观管理严格,却也有一些寺观的不法僧道,私自剃度,违规招收沙弥等情况,我们一经发现,都立即勒令整改,并给予处罚了。只是·····”
“没有什么可是的,如今天下僧尼道冠不过万五在籍,还没有一军之数,你们却管不过来?这就是失职,本相先给祠部一个行政警告,你们要加强管理,若是以后还有这些私自剃度等情况严重者,我将严厉处置祠部上下。”
“你回去后,立即让祠部行动起来,先从长安、京畿地区查起,对于有私自剃度僧道,违规招募沙弥、道童者,严惩不怠,将他们全都带回长安来。”
郎中惊讶问,“不知秉笔相公打算如何处置他们?是否要收回度牒,强令还俗,或是直接充军边疆?”
“本来嘛,确实应当如此处置,严重者,甚至要直接发配为奴,但是如今太子监国,殿下仁慈,便给这些出家人一次机会。我将会把这些人派往海东四国,让他们前去弘扬佛法道法,这也算是将功赎罪。”
郎中愣了一下。
去海东四国传法?这岂不是相当于驱逐出国了?
也太严厉了吧?
但秦相公的话,他不敢置疑,赶紧领了命令而去。
回到祠部,马上召集员外郎等一众属官,先对下面发了一通火,然后部署任务,祠部倾部而出,所有官吏一起前往长安和京畿的各处佛寺道观。
仅仅几天时间,他们便从各处寺观里揪出了一百多个违规的僧道。
名单送上来后,秦琅惊讶的发现里面居然有个玄奘法师,细调档案,才发现这位玄奘法师果然就是唐僧唐三藏,他被送来的原因是试图私自出境,因偷渡出关而被凉州大都督府解送回长安。
这还是贞观三年的事情了,这位在天下都已经很有名的高僧,与兄长长捷法师和秦州僧人孝达和尚,违反禁令,组团西行,打算去佛教发源地天竺,寻找真经,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原佛学思想的分岐。
只是朝廷佛道改革之后,僧人游历、讲经等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得先申请,取得批准后,带上僧牒、僧籍、过所等等一堆证明文书,才能出门,如果没有,沿途官府关津,都是要严查并遣返的。
玄奘最初打了申请报告,可被直接拒绝了,几次申请不过后干脆就私自出行,他们昼伏夜行,结果还是被查到了,直接遣送回来,还被记过、罚金,并给了三年禁出寺院所在地的处罚。
这次被送来,也是因为之前的不良记录,被祠部直接给提出来了。
“这位玄奘法师可是一位高僧,天下有名呢,快去请来,我要见一见。”
才二十九岁的玄奘法师,一见面就让秦琅觉得有股子大师的气度。这是一位真正的佛法大师,潜心研究佛法。
这位也算是士族名门之后,据说是东汉名臣陈寔之后,曾祖陈钦,任过后魏上党太守,祖父陈康,做过北齐国子博士,父亲陈惠,也是博览经书当过江陵的县官。
后来因为隋朝衰亡,便隐居乡间不出,倒不是如西游记里所说的中了状元去上任路上被盗贼所杀,还假扮他上任,并霸占了他的妻子,还把他的孩子扔掉。
玄奘四兄弟,他从小跟父亲学孝经等儒家典籍,受过良好的教育熏陶。父亲去世后,受当时风气影响,他二哥陈素在洛阳出家,也就是长捷法师。
等他十岁那年,他也随长捷法师入寺学习法华经等。
后来他遇到了郑善果,得到这位荥阳郑氏的激赏,破格让他于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并在寺中跟大师学法六年。
唐初,受战乱影响,玄奘与兄长离开洛阳赴蜀中游历学习,在蜀地四五年,又去陇右游历,可谓是踏遍了天下名山大寺,习得佛家各派思想。
“听闻法师欲往西天求取真经?”秦琅直接问。
玄奘很有礼貌,这个比皇帝李世民还小几岁,比秦琅也才大一些的和尚,确实长的俊秀,而且身上有股子儒雅的味道,难怪西游记里能一路被那些女妖精们惦记着。
“贫僧曾游历天下各地佛寺,学习过南北各地的佛法,也曾听过天竺僧波颇抵长安后所讲之法,听闻天竺戒贤于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于是发愿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原佛法分岐。”
秦琅听说他想去听瑜加课,不免想笑。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只要这个信仰是虔诚的,不危害他人的,也没有想着借机行骗啥的,都应当支持。
“此去天竺万里之遥,我很敬佩法师的决心。”
“请秦相公支持!”
“我可以支持法师,不过呢,有个条件。”
“秦相公请讲!”
“你知道海东四国吧?”
玄奘点头。
“海东四国国王也很有崇敬佛法,他们也数次派人来求取经法,这次诸国前来朝贡,又提出了相同的请求,更希望大唐能够派得道高僧前去讲法传经。我打算组织一批高僧前去传经讲法,为四国建立佛寺,传扬佛法,带去经书。”
玄奘意外,他想去的是西天,是天竺那烂陀寺,想去听瑜加,不想去什么倭国百济,虽然在长安也听闻近年倭国百济等也都开始崇佛,但那地方的佛法全是中原传过去的,他是想学法,不是传法。
“若是法师愿意带团前往传法,长则三五年,短则一二年,事毕之后便可回国,到时本相亲自特批条文,并派人护送法师一路前往西天求取真经回大唐来,并由朝廷各从地佛寺调动高僧前来相助翻译经文,如何?”
这个条件让玄奘心动。
“不知秦相公让我去海东四国,有什么具体要求?”
秦琅呵呵一笑,没啥具体要求,反正你玄奘在大唐也是很有名的高僧了,虽然年轻,可佛法了得,所以让你们这些在大唐寺院里有些耐不住寂寞的大师们去海东活动,正好给他们掀一波崇佛高潮。
若是能带动四国跟当年南梁萧武帝一样那般崇佛,各地大造佛寺,大建佛像,大抄佛经,大量剃度人丁出家,那就相当于给他们种下一颗毒瘤了。
佛法不一定是坏的,可如果一个国家过度崇佛,绝对是严重的毒瘤。
早在数十年前,佛教开始经由朝鲜半岛传入倭国,圣德太子和苏我氏家族代表的改革派,都强力崇佛,这其中自然有借机打压传统势力的意思,佛教有工具之意,但他们掀起的这个崇佛,确实让佛开始在倭国生根发芽,而百济新罗高句丽三国,本也受中原佛家传播影响,近几年中原抑佛,更让不少僧道涌入海东,形成了一波小高潮。
秦琅想助推一波,直接以传法为名,派出数量庞大的僧道弘法团过去,让佛教成为海东四国的国教,而大唐的佛教,又成为四国佛教的圣地,就好比满清就曾利用过黄教来影响和控制蒙古一样。
秦琅愿意提供经费,派出高僧,印刷佛书,甚至是为他们提供佛寺建造设计图纸等。反正搞好了,海东四国若皆奉佛教为国教,那四国就将因佛而虚。就算没那么猛,起码顺便搞一波佛道外贸出口也能大赚一笔。
“我只希望法师能够以佛法打动海东四国王室和朝廷,让他们心向佛法,广建寺院,度人入佛!”
秦琅是大唐抑佛改革的推动者,结果现在却要让他去海东传佛,说要让四国崇佛入道,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不由的让玄奘深思。
可秦琅的条件也确实诱人,海东之行归来,便派人送他去西天求经,取经归来,还将调集高僧助他翻译经书。
等玄奘答应之后,秦琅拿出了一个箱子,里面全是唐以前长安、洛阳、江陵等各有名的大佛寺的寺院建筑图纸,这些壮丽宏伟的大佛寺,占地面积极广,高大宏伟,里面还有无数精美高大的佛像。
一些大佛像,甚至高达数丈,而一些精美的佛塔,更是数十丈高。
更别说那些佛寺,朱漆彩绘琉璃瓦顶,佛像更是铜铸镏金丹砂彩绘,极尽精美。
随便造一座出来,都能让海东四国这样的小国,耗费巨大。而一座宏大寺院建成,怎么能少的了千八百僧人?
长期的供养,又怎么少的了僧田等。
而宗教发展的结果,必然不会仅满足于世外,肯定也会转向世俗,会向世俗政权伸手夺权,这是必然的结果。
中原也曾经历过这样的阶段,所以秦琅相信,海东崇佛,后面也必然要经历这种阶段,甚至因为有大唐在幕后干涉支持,可能会更加复杂。
“秦相公,贫僧有言在先,若入海东,只管崇扬佛法,传授佛经,不问世俗之事!”玄奘很聪明,早猜测到秦琅不是那种真正崇佛弘法之人,此事必另有他图。
“哈哈哈,本相选法师也是因为法师是真正的修行之人,法师此去,尽管一心弘法,不用管其它杂事!”
(https://www.34xiaoshuo.com/xs/17508/563831078.html)
1秒记住34小说网:www.34xiaosh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34xiaos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