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那就这样吧!
三天的时间很快,依旧是在两仪殿,李世民又跟中枢大臣开始商议主帅问题。因为,朔方不断传来的军情已经显示了吐谷浑的野心和叛乱的迹象,大唐要是现在不抓紧备战的话,倒是被吐谷浑打一个措手不及,那损失可就大了!只是,这次讨论的议题出了大唐跟吐谷浑开战时的行军统帅人选外,还有太子李承乾主动上书,请求去军中督战的请战书。
今天,两仪殿的气氛要比三天前还要压抑。因为,今天的议题比较沉重,涉及到了太子去前线督战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众人自然不敢随便开口表达自己的意见。
两仪殿内,中书令萧禹,门下省侍中王珪,尚书省两宰相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六部之的吏部尚书岑文本,秘书监魏征等,兵部尚书侯君集也在列,东王李泰,太子李承乾都在。李恪站在李承乾和李泰两人中间沉默不语。
许久,就见李世民淡淡说道,“太子上书,说要去前方督战,你们怎么看?”
“皇上,吐谷浑四十万大军,想要攻打大唐,毕竟会气势汹汹,在这种情况下太子去前方督战,可以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长孙无忌第一个开口说话,他已经表达出了自己的意见,给了众人一个参考。
“微臣认为可行!”魏征淡淡的说道。
“皇上,太子乃储君,岂能轻易犯险,微臣不敢苟同!”萧禹开始反对道。
“皇上,微臣也认为中书令的意见,太子万万不可去前线督战!”王珪也开口说道,对于他而言,李承乾要去前线督战,这便是在抢前线将士们的军功,于李泰不利,在这种对朝局无关大雅的方面,他必须要据理力争。
“微臣也不赞同太子身处险地!”岑文本开口说道,身为吏部尚书,六部之,他现在在中枢讨论时也有说话的权利和资格。“微臣以为,等到前线传来捷报,太子代替皇上去慰军是可以的!”
“皇上,微臣认为太子应该亲赴前线,这样有利于激将士们的雄心!”侯君集居然也支持李承乾。
在候若依和李承乾的婚姻不了了之后,侯君集的长孙无忌的关系就开始变得冷淡了很多,谁都猜不透他的心思,但没想到这次会公然支持李承乾。
李世民没有说话,而是将目光移向了房玄龄。房玄龄见状,淡淡的说道,“微臣不反对太子亲自去前线督战,但这件事情还需要慎重行事!”
“你们两个人的意见呢?”李世民淡淡的向李恪和李泰问道。既然,将两个儿子召到了两仪殿,那他也必须要听听两人的意见!
“父皇,太子亲赴前线督战,这很能激烈大唐军队的士气,儿臣也支持!”李恪说道。
李泰似乎猜出了李恪会这么说,见李恪支持李承乾,他倒是没有表现出惊讶之态,倒是让房玄龄和魏征、侯君集等侧目不已,没想到平日跟太子不对付的北王殿下也会支持太子。
见李恪也支持李承乾去前线督战,李世民也就没有让李泰出口说出自己的想法,直接向众人命令道,“那就想让子去督战吧!”
“诺”众人答应道。
但众人心里惊讶不已,这次李承乾能够去前线督战,显然的李恪的功劳很大,要不是他支持,李承乾想要去前线督战,根本就没戏。一旁的李承乾见李世民答应,便躬身领命。
其实,众人这是误会了李恪,他的话虽然对李世民在李承乾是否去前线督战的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要是李世民真想不想李承乾去前线,即便是李恪支持也没用。而这次李承乾向他请战,看到一向懦弱的儿子有这样勇敢的表现,他便也有想李承乾去前线锻炼的想法,只是询问李恪的想法,主要是想确定前线的安全问题,他很清楚李恪的军事才能,只要李恪支持,这说明前线战事不会持续太久。
有了李承乾去前线督战的任命,行军主帅的人选便开始变得清晰明朗了!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李绩是太子的人,现在太子去了前线督战,这行军主帅的人选多半要落到李绩的头上。
果然,就听见李世民说道,“那行军主帅的人选,你们有人选了吗?”
这个时候,即便主帅人选已经开始明朗,但东王党加上萧禹等人的反对,李绩想出任行军主帅还是有难度的。毕竟,他在编练新军这方被人诟逅,这已经成了他战绩上的污点。顿时,两仪殿里为李绩是否有资格担任行军主帅争吵不休。大家争吵了半天,最终也没有商量出个结果。李世民很喜欢讨论政务时这样的争吵,这说明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说明问题存在着问题,大家才会争吵。但是,在这行军统帅的任命悬而未决种情况下大家吵了几天都没得而出什么结果时,他的心里对众臣的争吵也颇为不悦。
就在众人争吵的时候,李恪却是默默的不语站在一旁,就静静的注视着大家表现。李恪的举动被李世民看在眼里,而是这时的他这种冷眼旁观却成了李世民的眼中的沉着和冷静。所以,李世民对李恪在两仪殿中表现极为满意。
就听见他淡淡的说道,“李恪,你是什么意见?”
李恪早就猜到李世民会问自己,他沉吟了一下,便开口说道,“父皇,新军由李绩训练已经有三年有余,这次大唐跟吐谷浑开战,新军必须要去参战,新军的战斗力还没有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让李绩这个新军主帅去指挥新军跟吐谷浑作战,可能要比其他的将领指挥的要得心应手。所以,儿臣认为李绩可以为行军统帅,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姑父柴绍身体不好,难以担当统帅的重任,其他将领的话,统帅朔方军、新军和北府精骑、突厥骑兵这样的综合性大军的时候恐怕资历不够,而李绩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兵部列出了这几个人选之中儿臣认为他最合适!”
李恪为自己举荐李绩说出了一番理由,但他举荐李绩是时候说的话也为自己留了后路,他直是说在兵部举荐的这几人当中他认为李绩最合适,这就已经将李绩兵败的责任推卸的一干二净。到时候要是李绩兵败,有人想要要追求举荐者的责任的话,他就会说辞,他说自己的是按照兵部推荐的名单上的人中选出了最为合适的人选。要追求责任去找兵部,别找我!
李世民只是关注到了李恪举荐李绩时说的两个理由,至于他话中的其他含义倒是没有去理会,只有萧禹、房玄龄和魏征、岑文本还有长孙无忌几人一下子就听懂了李恪话中的意思。
“你还有话要说吧?”李世民继续问道。
“儿臣认为,太子奉命去前线督战,可以做监军,李绩西北道行军大总管,柴绍可谓副总管,朔方将军庞孝泰可谓行军大将军,这样李绩统筹全局,有他在太子身边,太子的安全不成问题,柴绍居后调配钱粮,庞孝泰居前充当先锋大将军。”李恪说出了自己的思量已久的想法,而这个先锋大将军正是李泰的人,是李泰这几天拉拢到自己阵营中是一员朔方将领,李恪跟李泰有合作,自然给庞孝泰争取了一个可以立功又不能被人强了战功的位置。
“恩——”李世民点点头,表示很赞同的李恪的提议,他向众人问道,“你们觉得怎么样?”
“微臣赞同北王殿下的建议!”长孙无忌开口说道,除了庞孝泰之外,这样的安排也是他心中的想法,只是庞孝泰,长孙无忌心里也很清楚功劳不能一个人独吞的道理,也就不计较他什么先锋大将的位置了。
“臣也赞同!”王珪说道,李恪给庞孝泰争取的这个位置很重要,只要先锋大捷,这便是庞孝泰的战功,谁都抢不了,他也非常满意,自然没有异议。
长孙无忌和王珪两个太子党和东王党的党魁都没有异议,剩下的人也觉得李恪的安排很多妥当,自然也就不反对。这样,大唐对吐谷浑作战的将帅人选就这样确定了!
随即,李世民又问道,“那具体该要出兵多少呢?”
“父皇,北府可以调配的铁骑十万,当全归西北行军道大总管调遣。”李恪主动开口道,既然已经答应了李泰和李承乾,他也就大方的说出了这个数字。
这是十万精骑是给李承乾的,但也有给李泰的五万。因为,庞孝泰只要打了胜仗,这功劳也有李承乾和李绩的一份,他们也没有必要舍不得不给庞孝泰,反而借此机会消耗一下北府精骑倒是很可取。再者,李恪安排庞孝泰为先锋大将军,目的也在这里,庞孝泰作为先锋大将军,他跟突厥的第一战对整个战局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北府精兵的天下闻名骑兵,自然会被安排在先锋的位置,也就是庞孝泰的手中,这也算是兑现了李恪给李泰的诺言。李恪这一步棋走了个一举两得,而对李承乾和李泰都是有利,故而他认为李承乾和李泰都不反对。
“皇上,朔方有十三万大军,新军十万那,北府精骑十万,大唐一共出兵三十三万,足以跟吐谷浑一战了!要是兵马再多,朔方道路难行难以大规模运送粮草,会造成大军缺粮的情况!”侯君集作为兵部尚书,对这个问题分析的很清楚,便向李世民谏言道。
“恩,文本,这次的粮草和辎重就由你连同户部一起负责吧!”李世民对岑文本的能力很信任,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了他,这是因为在大唐和突厥的大战中,岑文本和房玄龄就具体负责大军的粮草,李世民对岑文本的能力看重。而上次的岑文本职位低下,才挂了房玄龄的名,现在岑文本作为吏部尚书,自然有能力一人负责。
“微臣领命!”岑文本躬身答道。
问题解决了,两仪殿的气氛活跃了很多!这次商议的结果双双都满意,显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https://www.34xiaoshuo.com/xs/19092/4374277.html)
1秒记住34小说网:www.34xiaosh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34xiaos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