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小说网 > 明天子 > 第八十一章 极光

第八十一章 极光


第八十一章        极光

  朱祁镇二日之后,就来到了北海。

  北海千户所是一座简陋夯土小城,放在中原地区,不过是一个小村庄而已,说是千户所,但是整个北海千户所可战之士不过数百人而已。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不管是从什么地方看来,北海千户所都没有一点点的前途。

  北海千户所这个地方,根本没有什么敌人。在夏天的时候,北海附近,也是漠北一片很好的草场。但是不等入冬,就已经大雪纷飞了,连蒙古人也只有在夏天才来这里。

  这也是漠北与漠南的不同。

  漠南所有蒙古人都开始定居圈养了,这也是青贮法带来的革命。但是漠北却不一样,这也是自然环境的不同,总体上来说,漠南的自然环境要比漠北的自然环境好上太多了,而漠北自然环境,即便是推行了青贮法,也不可能让漠北蒙古人完全摆脱游牧。

  龙城都司身负一个重大责任,就是为了这些蒙古部落划分草场,同时划分迁徙的路线。

  尽量将所有蒙古部落都掌控在手中。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可能做到的,龙城都司对蒙古各部的掌控,是以部为单位,与漠南都司几乎将蒙古贵族的下面的牧民都拉光的情况,是无法相比的。

  这也是龙城比大宁要重要多的原因。

  只是即便有这一点的内患,对于北海千户所来说,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北海地区对蒙古人来说,也不过是一个季节性的草场,并不是关键的地区。

  至于北边的黑森林之中,几乎都已经到了冻土区,黑熊倒是不少。还有一些隐藏在这里野人部落,这些野人部落少则十几人,多则数百人,在北海千户所这里就有这些归化的人。这些人就类似于满清初期的生女真。

  几乎没有什么文明。

  更不要说敌人了。

  更不要说什么军功了。

  再加上条件艰苦之极,虽然北海在夏天的时候,温度并不算低,但是温暖的天气实在太短了,根本不能种植什么庄稼,只能种一些蔬菜。当然了,这里并非一点都不出产的。靠山吃山,靠湖就吃湖了。

  北海这种完全原生态的地方,鱼是非常多的。

  更不要说,北海有很多奇特动物,比如说海豹。在别的地方,抓到一两条等人高的大鱼,是非常重要稀奇的事情。但是在这里,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

  北海千户所虽然每年在入冬之前,都有龙城押送好大一批物资来到这里。其中就有大量的粮食,北海千户所的粮仓之中有一万石粮食。足够这小城中的人吃上一年有余。不过北海千户所的人,都习惯了吃鱼。

  即便是在冬季之中,他们也会组织在冰上凿洞,自然会有大鱼噗噗通通的从湖里自己跳出来。

  当朱祁镇来到北海千户所之中,北海千户所上下,兴奋非常,根本没有好想到,皇帝会来到这里,于是立即派人去北海之中打渔,也不知道是不是运气好。真打到一条非常大的鱼。这条鱼如果竖起来,比人都高上不少。

  在很多人看来,几乎都成精了。

  朱祁镇也不知道是什么鱼,但是从这鱼的一些特征来看,好像是海鱼。

  只是鱼是好鱼。

  北海当地人的厨艺是相当的差劲。而且什么样的工具配料都没有,来的御厨,只能建议吃鱼脍。也就是生鱼片。

  生鱼片并不是日本人专利,而是古人早就吃惯的食物,脍炙人口,这个脍就是知生鱼片。不过朱祁镇还真没有怎么吃过。

  一方面是生鱼片之中有寄生虫,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脍吃的就是一个鲜味,而北京附近有什么大江大河,别处运到北京的鱼,即便是活着,也不新鲜了。

  朱祁镇享受过鱼脍之后,就在北海岸边眺望。

  倒不是朱祁镇不想上船,只是北海之中的船太小。

  北海并非内流河。

  但是北海的出海口在北极圈之内,与其他河流并不相连的,北海上的船只,都是北海千户所用来打鱼的船,都是北海千户所的木匠建的,北海附近的大木不少。只是这木匠的手艺,却值得怀疑。

  虽然在古代中国木匠是很普遍的,几乎每一个村子里面都有几个木匠,甚至但凡是大部分农夫都会一点木匠活。但是真正木匠高手,是不会在北海千户所里面。

  这渔船毕竟小也就算了,但是质量也存疑。

  怀恩等人力劝朱祁镇不要上船,朱祁镇也没有办法。

  不过在,北海南岸纵马一番,朱祁镇也觉得心旷神怡。他对石彪说道:“你知道我为什么一定要来这里吗?”

  石彪说道:“臣不知。”

  朱祁镇笑道:“父皇去的早,朕几乎是措不及防,就位居九五。当是时也,大明西至哈密,东至辽东,南到南海,北不过是九边而已,朕奋力五十年,大明在朕手中,几乎扩大了一倍的土地。西至伊犁,东至长崎,甚至东南最远之处,已经在爪哇之东,北至此地,西南新定缅甸。是大明前所未有之盛。只是朕都看不了了,也不可能看到了。”

  南洋地区情况复杂,再加上海上风险,群臣都不可能允许,至于去伊犁?更不可能。

  朱祁镇根本不能对伊王有特别的关注,他去伊犁,对伊王本身并不好。

  而北海就是朱祁镇唯一能去的地方了。

  朱祁镇叹息一声,说道:“况且,此地从来是中原王朝之大患,臣自觉登基以来第一大功,就是北征草原,列郡漠北。此乃朕第一大功,朕总要来看看吧。”

  很多人说,人老了,会有这样那样的特征。

  比如不关注具体事务,反而关注于身后名声,历史地位,后人评价等等。

  朱祁镇也是如此。

  朱祁镇也知道,他在内政上的很多措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甚至他去世之后,恐怕要好一阵子争斗,朱祁镇的身后名,恐怕有何多争议。只有当关于这些利益相关方,一一跟随朱祁镇走进历史,成为历史的一个剪影,朱祁镇的身后名大抵才有一个盖棺论定的评价。

  朱祁镇估计,他最没有争议的功绩,就是开疆扩土了。

  所以他心中一直有这执念,想要来这里,大明最北方看看。

  石彪说道:“陛下之功,列代先帝大有不及,如果宣宗皇帝地下有知的话,也足以慰藉平生了。”

  朱祁镇轻轻一笑,也没有多说什么。

  游览北海之后,朱祁镇顺便令跟随的翰林写碑文一篇,刻在北海之畔。也算是为后世子孙,有史以来留一个证据,却不知道后世有没有不肖子孙,将这里给丢了。

  当天夜里,似乎是为了来迎接朱祁镇。

  北方的天空之中,五彩斑斓,似乎有一支巨大的手,将无数的颜色洒在天空之中,来回涂抹,将整个天空都渲染得无比绚烂。

  朱祁镇都看待了。

  说实话,朱祁镇两辈子也是第一次看见极光。他虽然知道,这极光不过是地球外太空的高能粒子射线,与地球大气层摩擦的结果。但是依然被这种大自然的瑰丽所震撼。

  一时间,在大自然的奇迹之前,朱祁镇一时间都默然了。

  想来,他不来到这个时代,这大地山河,北海极光依然在,他来到这个世界,这大地山河,北海极光依然在。

  纵然没有他,中华民族经历多少年磨砺,终究能站立在世界之巅。

  纵然有了他,地球是太空之中一颗砂砾而已。

  人,总是高看自己,人类也喜欢抬高自己。

  其实,人改变不了什么,人类也改变不了什么。

  朱祁镇虽然做了很多事情,或许在很多事情在人类的历史上都可以打写特写,但是在宇宙星空面前,有什么好说的?

  朱祁镇只觉的心头一松,或许是自己的开解自己。

  他虽然决定将位置传给太子,自己退下来,但是内心深处,却是对权力有深深的不舍。

  毕竟掌控数十年的生杀大权,说放下就放下,谈何容易?即便朱祁镇觉得这是正确的选择,但是正确并不代表情愿。

  此刻他心中却有一丝丝的释然了。

  戴上王冠,如果要承其重,但是摘下王冠,也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朱祁镇在极光之下,轻轻一笑,心中的块垒,也同这极光融在夜空之中。

  左右大臣见此,纷纷恭喜道:“陛下圣德,天降异像,请立碑以记。”

  朱祁镇轻轻一笑,也知道,这是无稽之谈,但,这样的事情偶尔一用,也能鼓舞人心士气。说道:“准。”

  于是乎,在《高宗皇帝本纪》之中,就有这一段话:“正统五十二年,高宗北巡,出东北,过龙城,到北海,当夜,见五色之光,旋于天穹,见于北辰之见,或云:高宗治政五十年,兵威镇于六合之内,斗米十钱,内外库积累银四千万石,粮六千万石,虽汉之文景,唐之贞观,亦不胜也,天地有感,降此瑞兆。”


  (https://www.34xiaoshuo.com/xs/3148/64159125.html)


1秒记住34小说网:www.34xiaosh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34xiaos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