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小说网 > 魏晋风云 > 上部 第三章 初到淝水

上部 第三章 初到淝水


上部:  第三章    初到淝水

                已是回京的第三日,掌笠还没有回家的意思。吃罢早饭,就有人来请他去工部议事。带了掌狯和剩下的三名随从,一行人到了工部。

                一间议事偏厅里,已有两人在等。提前有人知会了,知道是这次奉命一同查幽冥船一案的工部方人员。掌笠仔细打量这两个人:

一个是年轻人,五官长得倒也清秀,只是前额略显圆凸,身穿了件时下流行的淡青色箭袖宽袍,宽宽的腰带上镶嵌着一块青玉。不知是哪家世族子弟,居然未穿官袍。如此细皮嫩肉,一看便知是靠关系塞进工部的公子哥,虽然长得不错,不知为何让掌笠感到一种距离感。

青年侧后站着一个中年男子,穿着就朴素多了,脸色黝黄,留着稀松的胡须,一双粗糙的大掌,似是常年从事劳作。

                  年轻人见他们进来,率先拱手施礼:“在下工部王劭,见过兵部掌将军。”旁边中年模样的人也跟着拱手施礼:“工部赵起见过兵部将军。”

                  掌笠本就不关心朝廷人事轶事,又常年驻外,以为只是工部派了两个普通职人,于是随便还礼:“将军一称不敢当,在下掌笠,现任洛阳守军门牙将。二位千万不必拘礼,二位代表工部,我代表兵部,不分高低。此去办事,望我等同心协力,早日破案,不辱使命。”这话倒也不假,虽然官职有高低,但毕竟各为其主。王劭眼角微微一动,似乎是给了一个笑意。

                这时有人传话求见掌笠,掌笠向掌狯点点头,掌狯转身出门,不一会领进一人,正是那日停尸房遇到的仵作宋负。掌笠解释说是自己昨日特别向兵部借来的,事关人命,带个经验丰富的仵作也是必要的。于是  几人把目前得到的情报信息,再次汇总了一下,随后选出掌笠作为作为这次办案的主领。掌笠对几人说:“事不宜迟,我们明日就出发,各位准备一下。”

                “我们先去哪里?”王劭问。

                “初现之地,安徽,淝水。”

              

                  安排完,掌笠终于决定回家了。

                  掌狯已经趁他们商议事情的时候,偷偷跟工部的人打听了这位王劭的情况。此二人均来自工部的将作寺。这将作寺,是为修作宗庙路、寝宫室、陵园土木等工程的特设部门。主管为大匠。虽隶属工部,但经常直接受命于皇庭。

                这位年轻人可不得了。王劭,字敬伦,出自琅琊王氏,是现任丞相王导的第五子。现任工部将作丞,是将作大匠的副属,官居七品上。因与王羲之同为王氏宗门,王家的人大多善书法,而此人亦是少年文才出众,为人也没有太多世族子弟的浮夸之气,口碑极佳。

                而那个中年人,叫赵启,现任工部上士,虽无官职却是工部的老人,

算是匠技中的佼佼者。

                “喔,我还以为一个老工匠带了个小徒弟来呢,原来颠倒了。看来工部这次也是把压箱的人物派出来了,我们也要倍加用心了。”掌笠感叹道。听到王导居然派了自己的儿子来一起查案,又结合之前谢丘珍跟他说的话,看来确实不是小案,掌笠不敢再怠慢此事了。说是协同办案,明明就是互相安插眼线,互相牵制,再不谙政治的人也能猜得到。

              “少主,属下有一事不明。”

            “  讲。”

            “这案子都应该大理寺查啊。为何把我们调过来?而且案发地在安徽淝水,而我们远在洛阳。这也太奇怪了。”掌狯边走边说。

                “这个自有上面的道理,你我尽管尽力做事便是。另外,此行的人,不管是谁,都要小心提防,注意自己的言行。”虽然掌狯是他贴身副将,一起出生入死,但此案目前尚未明了,他也不便让更多人知道隐情。

              “是,属下谨记。”

              “另外,飞书洛阳,选二十名精干之人,火速赶到淝水与我们会合。咱们对这陵墓之内的事全然不懂,你让他们最好从邙山挑几个熟悉陵墓之人一起。”

            “遵命,属下回去就办。”掌狯说。

                一路说着就到了家门口,大门的门额上挂着大大的“王府”二字,而不是掌府,这是王氏陪嫁给这位旁系女眷的宅子。说明白一点,掌笠你是嫁到的王家。谁都心知肚明,这不过是王谢联姻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补充。

                  下人禀告说夫人和司空夫人一起外出游湖了,说是要三五天方可回来。正好,免得见面又要被冷嘲热讽。因为常年不在,他的寝室早已被移到偏院。他也不计较,甚至很少到正院去,女人怕被冷落,男人可不怕。

                坐在屋里,掌笠忽的觉得空了下来,感觉无所事事,于是吩咐下人拿来一块帛巾,慢慢擦起剑来。这把七尺长侧重剑,天天剑不离手,剑鞘比起七年前更加乌黑漆亮。他一点点仔细的擦着,剑鞘,剑体,剑柄,剑格。。。一点点擦过来,像对待心爱之人一般怜惜。擦到剑镡处,那里挂着一个厚厚的软锦袋,他知道里面挂着那块玉环。生怕它每天撞击铁剑而碎,掌笠特地找人缝制了一个厚厚的帛袋把它装在里面。他掏出赤螭玉环,不知何玉质地异常坚硬,七八年了,不但没有任何磕碰,反而被他摸的通体油亮。掌笠擎起长剑,走到院中,舞了起来。。。

          七年前那次,韩悦问  “这剑,杀过人吗?”,他答:“未曾。”韩悦悠悠像是自语:“如此重剑,伤到不知疼否。”七年后的今天,这把长侧剑,已经记不清砍了多少人,沾了多少血。洛阳离箕山不过二三百里,可这些年他一次也没再去找过他,也许是军命在身公务繁忙,也许是真的没想起来,也许是刻意逃避,也许是羞于面对自己。借口可以很多。

                建康到淝水,九百八十里,王劭带了赵启和十余名手下,这边五人。十几人快马加鞭,一路无事。三天后便赶到了寿阳县。寿阳县令彭璧已接到消息,早早等候在县衙。洛阳调来的二十名精兵也已等候在。众人见礼后,彭璧大致介绍了一下案发情况:

                寿阳县近年来一直平安无事,百姓也算安居乐业,偶有小偷小盗的事,也都不是什么大案。今年的雨季来得早,最近两个月又接连下了好几场大雨,郊外有一处山路被冲断,县里派人去修路,发现了一个洞口,里面有为腐烂的尸首,也曾派人寻访周围村民,都说不认识死者,也未曾听说近年有失踪的人口。

后来有人说曾在淝水河上看到过一条漆黑的大船,船头有个硕大的冥字。便有人四处谣传,说这里有古代的王族大墓。也有传幽冥船是前来索命的。也有传淝水今年要发大水。越传越神,什么神呀鬼呀的都出来了,开始只是晚上不敢走山路,后来连白天也不敢出来了。一时间人心惶惶。县里也不敢怠慢,马上上报了朝廷。事情大致如此。但也仅此一次,之后就再没有人在淝水看到过这条船了。

              一路奔波也累了,见天色已晚,掌笠让大家到官驿休息。明天一早去案发地。      

              

    

淝水,安徽境内一条著名河流,源于寿阳县与肥西之间的将军岭,分为两条支流,向西北流者,经200里,出寿县而入淮河;向东南流者,注入巢湖。而案发之地就在这西段。因三国时期曹操发动军民重修河道,又称:曹操河。现在这条河还没有那么大的名气,但几十年后,这里却发生的一场载入史册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这是后话。

                  一行人在当地府衙派的向导带领下,来到了那个被发现的入口前。入口在一处山丘的根部。掌笠问:“这是什么山?”向导告知:这山是紫金山的一部分。

              紫金山,俗称八公山,古时又称北山、淝陵,有大大小小四十余座山峰叠嶂而成。是楚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亦是中州的咽喉、江南的屏障。之所以称之为八公山,传说西汉的淮南王刘安,带着八位最得赏识的学士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被、雷被、伍被、晋昌,常在此研究天象,编纂历法,炼丹冶砂,立说著书。这几人炼成仙丹,埋金于此,突然一日服丹之后白日升天,得道成仙。据载有云:“余药在器,鸡犬舔之,皆仙。”这就是一直流传至今的一句俗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由来。后来经常有人传在这里经常看到云间似有仙人仙马腾空而上之迹,故此山以八公为名。

                众人听了向导的解说,都不禁仰头环顾四周山峦,暗自感叹此行是否也能沾些仙气,保佑一站告破。

                  靠山面水,又有登仙典故,古墓藏之也不为怪。

                沿着山麓向东南又走了一段路,果然见到一个洞口,洞口周围堆积着碎石泥沙断枝,已经非常干枯硬实了。有人去查看了一下,洞口是用泥土新封上的,外面再铺了碎石做遮掩,不留神看不出太大痕迹。也许砌时匆忙,又是就地取的河床淤泥,故并不坚固,又赶上连日大雨,雨水把泥浆重新化开,导致碎石剥落,这才露出洞口。

望向洞内,只见黑黢黢,深邃不见底。据介绍尸体就是在洞道里发现的。但里面很窄没法再进去。府衙中也没熟悉盗墓的人,所以里面怎样不知。掌笠吩咐掌狯带上四名亲兵,王劭和赵启也挑了二名工匠,准备了火把工具,一起进洞,其余人等在洞外等候接应。

              这个洞道和普通的狭窄盗洞不同,完全是明目张胆修的一条甬道。虽并不宽敞,洞壁崚嶒,大约有一人半宽。这样的挖掘工程绝不是一月半月可以完成的,动静也不会小,既然往来的路人和周围山民没发现过,所以可以推断这个石洞,绝对不是近期所挖。

                  走了一段路,甬道越来越暗,也不知这甬道有多长多深。为了节约火把,把人分三节,每隔一段举一个火把。掌狯举着一个火把走在最前面,跟在他后面的是两个兵士,再后面是王劭和赵起跟着举着火把的二名工匠,再是掌笠和两个亲兵断后。每个人进洞前都配了一只铜哨,如遇情况吹哨示警。

                越往里走,洞道越窄,开始是一人依次通过,后来一人也只能侧身而过。大家后人盯前人,鱼贯而行。前行了不知多久,忽然寂静漆黑的洞里传来一声尖锐的哨音,接着又是两声长音,知道不是遇到危险,而是前面的人发现了情况。

              掌笠示意前面的人,自己要过去看看。可洞身狭窄无法侧身让后人通过,前面的人于是依次趴在地上,掌笠双脚跃起撑在石壁两侧,就这样靠四肢支撑身体从前面的人身体上方一点点挪了过去。

                  走到最前面,果然看到掌狯举着火把站在那里,前面的洞口已经无法再容人进入了。掌狯问掌笠接下来该怎么办。掌笠站在洞口拢眼神往里看了看,只见洞口漆黑深邃,不能见底,隐隐听的洞内呼呼的阴风之声。掌笠伸出胳膊往洞壁摸了摸,洞壁阴冷湿滑,潮气深重。他又把耳朵贴在石壁,仿佛听到水滴声,于是他示意掌狯,掌狯马上掏出颗铁弹,顺着石洞往里扔了过去,只听的铁弹咕噜了几下,啪地仿佛撞了什么东西一般又咕噜噜滚开。二人对视一眼,掌狯又扔了第二颗铁弹,依旧如前颗。掌狯又扔出第三颗,这次是往洞上方抛去,第三颗铁弹并没有马上撞上什么,相反过了一会才发出落地的声音。掌狯对掌笠说:“前面有屏障?”

                鉴于洞口太过狭窄,无法让普通人通过。掌狯吆喝了一声,一会一个身材瘦小的兵士从后面三窜两跳的过来,掌狯嘱咐了他两句,小个子兵士点点头,只见他活动了几下身体,原本不高的身体竟然又缩短了半尺,他比着洞口再活动了活动,身体竟然已经可以通过洞口了。火把自然无法举着进去,小个子兵士缩进洞内,在洞壁上凿了两枚铁钉,然后把一个点着的火捻架在两个铁钉上,勉强有点微弱的光亮,他就接着这点微弱的光亮进了洞。二人注视着他往里爬,他走一段就钉两根钉子把火捻往里挪一段,渐渐只看到星星火点。

                    掌笠问掌狯:“这个人是谁?”掌狯回话:“他叫毛四金,也是咱营里的。这次特别挑出来的。据说祖上几代都是盗墓出身,后来男丁都活不过四十就早亡,于是他父亲认为是干盗墓有损阴德所致。他上面三个姐姐,有了三个千金,以为第四个还是个女的,没想到终于得了个男娃,取名四金。因为好容易得了他这根独苗,就不再让他干这行了。刚才那招就是传说中的”缩骨术”,专门进窄小盗洞用的。”

掌笠暗自点头,一是肯定掌狯选人有方,二是感叹军中藏龙卧虎,看来回去以后要好好挖掘挖掘。

                终于听到动静,那小个子兵士毛四金爬了回来。他边活动手脚,边汇报:洞内果然横了一口矮井,铁弹撞到的就是井台的边沿。井水是从洞顶渗出的水滴积而成,井并不深。

                掌笠说不可知井底是否有其他路,于是毛四金又自告奋勇要再次探井,自家的手艺一向被人所不齿,难得在主将面前有如此机会表现,年轻人又最容易意气风发,所以他对选进这次行动早就很兴奋。

                有人拿来长长的绳子绑在他腰上,后面的人依次拽着,依旧以哨声为号。一声是放二声是停,三声是拉。毛四金再次如法炮制地进了洞。众人慢慢拉着绳子,绳子在哨声的操控下忽紧忽松的往前递送,眼看着绳子都快被送完了。

              众人在紧张中等待,终于听到了三声哨,大家急忙往回拉绳子。毛四金回来了,浑身湿透。井底果然有机关,是一个石门,可过人。但除了毛四金,其他人也不会缩骨术,根本进不去洞,更下不了井。“看来只能拓宽洞口了。”掌狯请示掌笠说。毛四金说可以,人最宽的是肩,所以只需把洞中部的两侧石头各凿宽二寸,大家匍匐爬进洞即可。说干就干,只见他嘴衔着铁凿子第三次爬进洞,开始叮叮铛铛凿起洞壁,边凿边往外扒拉碎石,又过来一个瘦点的兵士帮他清理。

                终于一条可以容众人爬行的洞道被清理出来,接下来谁进洞呢?掌笠望了望众人的身影,自己的人怎么都可以,可王劭是丞相的公子,让他爬洞肯定不合适。于是大部分人留在原地拉绳子接应。掌狯和工部的赵启、毛四金三人进洞。


  (https://www.34xiaoshuo.com/xs/3370/62623346.html)


1秒记住34小说网:www.34xiaosh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34xiaos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