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小说网 > 数风流人物 > 第1374章 辛字卷 斜阳草树 智囊,献策

第1374章 辛字卷 斜阳草树 智囊,献策


郑崇俭沉吟半晌,“紫英,兵部此番计议,也是颇为踌躇,估计有意在大同、山西、宣大三镇中抽调部分精锐南下,你以为如何?”

  冯紫英斜睨了郑崇俭一眼,“大章,你这是代表谁来啊?还是私下里问我?”

  郑崇俭有些尴尬,瞪了冯紫英一眼,“这你就不要多问了,别给我来什么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废话,我就想听听你的看法,还有西南战局会演变成什么模样,……”

  冯紫英大略明白了对方的意图,现在张怀昌是兵部尚书,虽然左侍郎徐大化是会稽人,但此人却是永隆帝一手擢拔,也属于帝党,而且对军务并不熟悉,主要还是负责武库司和兵马司的事务。

  郑崇俭这是代表张怀昌来问的。

  张怀昌虽然是辽东人,对军务一直很关注,但他毕竟在左都御史这个位置上呆得太久,对军务也相当陌生,所以遇上这种事情肯定也有些吃不准,但若是因此要把冯紫英召去询问,未免有损他这个兵部尚书形象,所以找郑崇俭来问问最合适。

  “袁大人难道没有提出建议?”冯紫英有些不解,孙承宗虽然不在,但是袁可立是武选司郎中,他现在应该是兵部最通军务的老手,他应该是完全看得明白眼下局面的才对。

  “袁大人去了徐州,尚未回京。”郑崇俭揉了揉脸,“是为淮阳镇的事情。”

  冯紫英皱了皱眉头。

  淮阳镇(江北镇)的事儿已经闹腾了许久,南京方面一直坚持要组建淮阳镇,而且要求驻扎在徐州——扬州——金陵一线,江南士绅也是群起响应,呼声很高,便是朝中亦有许多江南出身的臣僚表态支持,叶向高和方从哲也难以阻挡。

  所以组建淮阳镇(江北镇)的事情拖延了这么久,终于还是提上了议事日程了。

  荆襄军组建很顺利快捷,那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西南叛乱在即,朝廷上下一心,但是淮阳镇(江北镇)这支军队就有些分歧。

  起码齐永泰是坚决反对的,北地士人也大多不赞同,但是固原镇在西南平叛中表现拙劣也使得兵部和北地出身的官员承受了很大压力。

  很多人提出的理由就是九边军镇长期驻守北方边境,未必适合南方地区作战,朝廷还是应当在南方卫军的基础之上,适当考虑组建一二军镇,比如荆襄镇和淮阳镇(江北镇),以便于在南方用兵,以便于南方一旦有事需要出兵,也可以减轻九边抽调军队的压力。

  “淮阳镇(江北镇)看样子是要组建起来了,可是组建荆襄镇已经让朝廷有些支应不起,那淮阳镇(江北镇)所需只怕更胜于荆襄镇,银子从何而来?”冯紫英反问。

  郑崇俭迟疑了一下,“之前朝廷就有讨论过,恐怕要削减固原、宁夏、甘肃三镇的粮饷开支,用来组建淮阳镇(江北镇),此番固原镇在西南战事又遭大败,徐大人已经提出干脆裁撤固原镇,将其并入荆襄镇,原固原镇的粮饷部分划入荆襄,部分用来组建淮阳镇(江北镇)。”

  冯紫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点,但是没想到朝廷竟然连甘肃镇和宁夏镇都要裁减,这就危险了。

  “甘肃和宁夏二镇裁减是谁提出来的?”冯紫英皱起眉头,“皇上难道会同意?”

  “是右侍郎郑振先郑大人的建议。”郑崇俭脸色也有些不豫。

  “哼,这帮江南士人是想方设法都要削弱边地防务啊,固原镇也就罢了,甘肃镇和宁夏镇一旦削弱,难道就不怕蒙古人趁势做大?”冯紫英轻轻哼了一声,“好了伤疤忘了疼,真以为土默特人就是善茬儿?一旦朵干都司的蒙古人和土默特人觉察到甘肃、宁夏的虚弱,他们会不会借势启衅?”

  郑崇俭默然不语,他也清楚这个问题在兵部内部也是引发了激烈争议,尚书张怀昌坚决反对,但是右侍郎郑振先振振有词,左侍郎徐大化和职方司郎中丁元荐也倾向与支持,而张怀昌担任兵部尚书时间不长,对兵部内部影响力远不及张景秋,如果不是袁可立坚决支持张怀昌,只怕这个建议在兵部内部就要形成一致意见了。

  “但朝廷的财力的确支持不起新组建淮阳镇(江北镇)了。”郑崇俭沉默了一阵才说了一句实话,“徐、郑两位大人也是无可奈何,今年户部国库见底,便是维持现有的状态都十分艰难,除非西南战事立即取得决胜战果,年内结束,否则情况还会更糟糕。”

  冯紫英以手扶额,歪坐在官帽椅中,一时间也难以应答这个问题。

  一支新建军镇,没有八十万两银子的开办费想都别想,如果要想做得完善一些,那就意味着一百万两银子要砸进去了,这也难怪户部那边喊吃不消。

  但是淮阳镇又是江南士绅的集体呼声,便是叶向高和方从哲他们也很难无视,所以银子从哪里出?还不只有从削减一些看起来不那么重要的军镇中出。

  表面看起来,西北局面在经历了宁夏平叛之后尚算稳定,但冯紫英却深知那不过是表面现象,甘肃、宁夏、固原三镇已经虚弱到了极至,甚至他也认同裁撤固原镇,但是甘肃镇和宁夏镇却不能,榆林镇甚至需要加强,因为西北的贫瘠和困苦,以及饱受天灾影响,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引发内部的叛乱,明末从陕西蔓延开来的农民起义,不都是源于陕北么?

  若是宁夏、甘肃二镇被削弱,固原镇被裁撤,榆林镇还要面对边墙外的土默特人,一旦陕北遭遇旱灾,也许一个火星子就会让前世中的明末农民重新在大周上演,冯紫英不能不防这一手。

  对明末农民起义,冯紫英很清楚那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天灾人祸,官逼民反,但陕北脆弱的环境,贫瘠的土地,强悍的民风,再加上一门心思只想要捞银子捞政绩的官员,一旦遇上天灾,冯紫英也想不出什么能制止这种民乱起义造反的办法来。

  即便是内阁首辅,在面对这种积弊日深的痼疾,也很难有什么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

  也许推广土豆和番薯能稍许缓解这种风险?冯紫英从不敢将这种希望寄托在也许或者可能上,一旦火星子点燃,那就是燎原大火,看看一个西南战事都演变成这样,冯紫英真对大周除了辽东、宣大、蓟镇、大同、榆林、山西这六镇之外的军事力量没有信心。

  “算了,紫英,现在咱们就不操心这个了,诸位大人和内阁诸公肯定会拿出一个稳妥之策来,眼前最棘手的还是西南战事,你怎么看?”郑崇俭甩了甩头。

  “怎么看,这不正坐着看么?”冯紫英没好气地道:“固原镇不堪一击,那荆襄军怎么也表现如此拙劣?不该如此才对,另外登莱军……”

  “登莱军怎样?”郑崇俭有些紧张。

  王应熊在给他的信中以及上一回回来的交谈中都提到登莱军战斗力不弱,适应能力也很强,远胜于固原军,王子腾也的确是老谋深算的宿将,但是却始终以粮草补给制约为由不肯全力以赴,甚至怀疑王子腾居心叵测。

  郑崇俭也有些这样的看法,不过兵部几位大佬们似乎都不愿意提及这一点,所以郑崇俭才会想要从冯紫英这里来探一探看法。

  “登莱军,最好别指望它。”冯紫英摇摇头,“现在西南战事还是欠缺一个有足够驾驭能力的主帅,孙大人只是一个兵备道,如何统率协调其他各部?朝廷应该给孙大人一个巡抚或者巡按身份,否则难以驾驭住固原、荆襄这些骄兵悍将。”

  郑崇俭也点头:“此事恐怕张大人也已经有了定计,晚间他会向内阁诸公提出来,究竟是挂巡按还是巡抚身份,还要看内阁诸公的意见。”

  “哦?张大人也想到了这一点?”冯紫英也不惊讶。

  张怀昌毕竟也是在左都御史位置上坐了多年的角色了,也应该清楚以孙承宗当下尴尬身份,别说王子腾不会买账,便是杨鹤、固原军以及重庆、泸州、叙州和湖广那边的施州卫、永顺宣慰司这些地方官员也不会搭理你,但若是有一个巡按、巡抚身份,那就不一样了,那是真的可以便宜行事的,官员若是有违逆,便可直接拿下处置。

  “嗯,不过巡抚、巡按这类职衔朝廷久未启用,……”郑崇俭的话被冯紫英打断:“非常时行非常事,都这般时候了,还要计较这些陈规陋俗,这不是自寻烦恼么?朝廷诸公不会这般迂腐的。”

  巡抚、巡按是沿袭前明规制,但是大周一朝只在泰和帝草创大周时代有过,后边几朝都没有过,在元熙后期壬辰倭乱时,也短暂有过任命,主要就是在辽东,但很快就予以撤销。

  所以巡抚和巡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觉得很陌生,其职衔和权责也都比较模糊,简而言之,自由裁量权很大,当然这主要还是看朝廷授权力度有多大。


  (https://www.34xiaoshuo.com/xs/5354/113914.html)


1秒记住34小说网:www.34xiaosh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34xiaos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