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小说网 > 蜀汉之昭烈大帝 > 第143章 会稽丰收

第143章 会稽丰收


中平六年(189年)六月,会稽郡山阴、余暨、上虞、余姚、剡县多处田地水稻大丰收,亩产均达到四石左右,使得当地民众认为是天降祥瑞,纷纷上报。

  此时,刘备正皱着眉头听着王智眉飞色舞的汇报,身边还坐着才被接来山阴不久的巴祗,还有会稽学府府主蔡邕。

  朝廷使陈温代巴祗为扬州刺史。四月,陈温到任,巴祗与其交接完成后,赵凡领四百余人护送其前往山阴。

  巴祗原本不肯,但听说妻儿均已被接往会稽之后也就无法拒绝了,正好张飞、简雍回军,便两军合为一处,一起回来了。

  起初,巴祗不愿占大汉便宜,只想与妻儿寻得一处安稳地方,务农为生。后来,经刘备、蔡邕等人轮番上阵劝说,巴祗同意在会稽学府讲学,才住在了刘备安排的“教师宿舍”里。说是宿舍,当然也是一座不大不小带着小院的宅子了。

  这次,王智前来汇报第一轮种植新型稻种的结果,刘备自然是把给这里带来稻种的原刺史巴祗请了过来。

  听完王智的汇报,巴祗和蔡邕都很是高兴地抚着胡须轻笑,转头却见刘备并没有多高兴,反而是一副不太满意的样子。

  于是,巴祗问道:“玄德,为何皱眉不语啊?”

  刘备正皱着眉头想着事情,听到巴祗问话,忙道:“回巴师,这稻种产量和成熟时间并未达到备的预期,是以备正在思考缘由!”

  巴祗笑道:“这已经很好了,你想想,这稻种亩产已然比本地稻种增产三成,而且成熟时间早了两个多月。收获之后,还可再种一季,比之本地稻种一年一次的收获,可是相当于多了一倍有余啊!这可是能活人无数的功德。”

  蔡邕也笑道:“这小子做什么事情都想着一次就做到位,为自己徒增烦恼而已。”

  刘备有些不好意思。

  确实,如果按照此稻种在交趾的表现,即亩产三石来看,经过大汉民众专业的种植法,再加上足够的肥料,能增产三成,已经是不错了。但根据交趾那边的消息,这稻种在那边成熟时间为四个月左右,到了会稽就变成了接近五个月,这应该就是地域和温度与交趾不同的原因造成的。

  不过,根据宋朝历史来看,这稻种的改进空间还是很大的,传入宋朝不足三年,便出现了十余种不同的改进版本,最短的成熟时间变成了不足百日,但产量略微下降;最长的也变成了四个月左右,而且还保持了增产。相信在大汉,有王智这种人才在,稻种的改进版本出现,也就是时间问题而已。

  想到这里,刘备也是舒展了皱着的眉头,笑道:“蔡公言之有理,确实是我操之过急了。”

  然后,刘备又鼓励了王智几句,看王智一副归心似箭的样子,便赶紧让人回去了。

  王智向两位大儒和刘备行了礼,飞一般地跑了。

  看着王智急不可耐的远去的身影,巴祗笑道:“倒也是个妙人啊!”

  蔡邕道:“玄德小子身边尽是妙人!你看那个保护护送你来山阴的赵凡,见了自家主公一面,确定了你的安全之后,立马就跑去剡县去了。他的三弟张飞,也就来了一次就跑去找他二哥关羽去了。那个简雍小子,一回来就躲在府里,以休养的名义,已经五天没出门了!还有个鲁肃,满会稽的征收赋税,向玄德交完任务,便跑到永宁去了!”

  三人对视一眼,均是莞尔一笑。

  戏言归戏言,刘备手下现在这些人,除了简雍之外,还真没有一个闲得住的。当然,这也并不是说简雍便是一个什么时候都懒散的人,而是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是什么,论治理地方,处理政事,他比顾雍要差得远,论行军打仗,他比关张赵等人差的也不是一点半点;但论起口才诡辩之道,刘备手下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现在,暂时没有能让他出手的事情,他休养一段时间也算正常。

  这时,刘备问道:“不知巴师现在是否已适应了这山阴的气候?”

  巴祗暼了刘备一眼道:“此地与寿春气候并无二致,我在徐州、扬州两地为官多年,怎会不适应?我看玄德是在无话找话吧!”

  见心思被巴祗看穿,刘备也不尴尬,笑道:“主要还是想问问师母和师兄是否适应,巴师回来以后可问过师兄是否愿意出仕?”

  刘备把巴祗一家接到会稽之后,除了数日一次会派人送去一些粮食、财物之外,自己也是每半月前去拜会一次,期间数次与巴祗之子巴已畅谈,发觉巴以也并非是个单纯的农家汉子,而是一个……一个有文化的农家汉子。

  于是,刘备便打起了巴已的主意,他想要将自家恩师的儿子也收入麾下,这次便是想要问问自家恩师的口风。

  巴祗摇头道:“自家儿子的性格,老夫自然是很清楚的!巴已不适合出仕,他随老夫影响,自小学文,虽算得上薄有才名,但他的脾气甚是火爆,容不下一丝怨气。少时读书,便时常与人发生冲突。”


  (https://www.34xiaoshuo.com/xs/56564/115180.html)


1秒记住34小说网:www.34xiaosh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34xiaoshuo.com